找到相关内容14070篇,用时107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恒强法师:原始佛教之中道(节选)

    究竟,而斥为小乘。虽然四阿含经典也是较早在中土翻译,但是汉地僧人严重受到后来居上的大乘经典与大乘行者的影响,认定四阿含为小乘,所以一直以来将其束之高阁而无人问津,汉藏两地更没有依阿含而立宗。近现代由于...

    恒强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16520276961.html
  • 阿含经导读

    法藏部的僧人。法藏部是佛灭300年顷(公元前1世纪)从上座部系统说一切有部的支派化地部中分裂出来的。   《中阿含经》内所收编的几部经和一些说法,与说一切有部的论书《大毗婆沙论》、《俱舍论》中所引用的经...

    郁永龙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6435177182.html
  • 寒山诗在日本的传布与接受

    论者认为日本文学传统的宗教色彩浓厚,许多一流的日本诗人和学者本身就是僧人,如12世纪的“歌圣”西行法师(1118—1180)和17世纪的“俳圣”松尾芭蕉(1644-1694)等。“由于日本人有欣赏宗教...

    胡安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6072678433.html
  • 敦煌本《维摩经》注疏研究概述 (曾晓红)

    :“这些注疏,反映了我国古代僧人对该经研究的深度,是我们研究中国佛教的重要依据。尤其值得重视的是,这些注疏中的绝大部分未为历代大藏经所收,赖敦煌藏经洞而被保存,这些注疏的被发现与被整理,一定能够对我国...

    曾晓红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6583478767.html
  • 佛教与西夏文字的创制

    组织人力将汉文《大藏经》译为西夏文“作成三百六十二帙,八百十二部,三千五百七十九卷”。[17] 而主持翻译的却是来自高昌回鹘国的僧人、国师白法信和白智光等32人。[18] 体现了西夏佛教与文化来源的...

    张迎胜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6590578800.html
  • 金刚经的现代意义——济群法师

    金刚经的现代意义——济群法师 一部家喻户晓的经典 佛教的经典,在中国翻译流传的有数千卷之多,而流通最广、注疏最丰者,要算《金刚经》了。《金刚经》属般若系经典,《般若经》在东汉时期就已传入中国,魏晋南北朝盛行于教界。当时的中国文化界流行玄学,推崇老庄,崇尚虚无,与般若经典所说的“空”,表面上看去颇为相似。于是那些玄学者也就研究起般若经典来了。僧人为了弘法的需要,也时常以般若经教去迎合玄学,用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264778880.html
  • 佛学问答——惟贤长老答

    僧人驱逐了,叫破和合僧。以上这些才叫做五逆。那么造了五逆就要坠无间地狱,果报是很重的。至于坠胎这些只能说是一种杀业,佛法不提倡堕胎,因为是伤害生命嘛,这是属于杀戒,大家要把杀戒和五逆罪给分开。 35、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264878881.html
  • 法照事迹新考法照事迹新考

    传》卷上“清凉山得名所因”条云:“按《华严经疏》云:清凉山者,即代州雁门郡五台山也。冬岁积坚冰,夏仍飞雪,曾无炎暑,故曰清凉。”由于五台山住着文殊菩萨,所以常有僧人感见文殊示现的灵异之事。刘禹锡《唐故...

    刘长东

    |法照事迹新考法照事迹新考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435178897.html
  • 新眼光读日本净土宗法然上人的《选择本愿念佛集》(2)

    》“Ogurusu”的汉字是“小栗栖”),又名八洲或莲舶,是净土真宗东本愿寺派的僧侣,是近代中日佛教交涉史上第一个来华的日本僧人。1874年(清同治13年)决心对华传教,并在次年(清光绪元年)完成了...集》进行批评。后来,日本后藤葆真又作《应于杨公评驳而呈卑见》一书寄送杨文会,他在回信中从十个方面说明自己为什么对真宗进行批评,详细地表明自己的见解。又有一位日本真宗僧人龙舟作《阳驳阴资辩续貂》、《念佛...

    温金柯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5231679198.html
  • 试析《世说新语》与《高僧传》的材料问题——以支道林为例

    .),字道林(时人又称支氏,支公,林公,林道人,林法师,以下简称支公),是东晋时期著名的僧人之一.当时清谈玄风盛行,而佛学亦逐渐开始流行,支公身为此时期的沙门,既能熟悉外典,以致得以跻身於清谈名士之间...反映的魏晋风气之一,故由《世说新语》保留了这方面的材料.   从《世说新语》之所呈现,可以看出当时僧人近似名士,而参与清谈及人物品评的实况.就这方面而言,《高僧传》只略略提点之,其重点却不在此处....

    洪嘉琳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5234279227.html